“生態賬戶”讓生態積分變“真金白銀”(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在貴州省江口縣,越來越多的農民家庭有了自己的“生態賬戶”。
“生態賬戶”是個啥?有啥用?
江口縣雙江街道鎮江社區的一家民宿里,店主任志華說:“用處大著咧,能換真金白銀。”
任志華掀開鍋蓋,鏟起一塊淡黃色的鍋巴飯:“這是我們的招牌飯,以前用柴火灶,現在用電爐,味道沒變,還能給‘生態賬戶’加分!”
任志華自家有20多畝林子、耕地,同時經營民宿。幾年前,眼瞅著民宿生意興隆,任志華想搞擴建,卻為缺資金犯了愁。能不能靠家里的林子申請貸款?
任志華的所盼,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很快有了改革之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22年9月開始,江口縣深入推進貴州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對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形成生態資產、生態經營等5個一級指標,以及生態林資產、使用清潔能源等147項二級指標,以滿分500分為上限,測算評估生態行為價值。
江口縣位于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腳下。縣里設立了“梵凈生態賬戶”,根據農戶、個體工商戶、企業等不同經營主體特征,制定積分標準。賬戶里的生態積分,可作為授信額度提升、貸款利率優惠、存款產品定制等金融價值運用依據。江口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辦公室主任楊華介紹,“梵凈生態賬戶”按年度更新、評分,“以50分為一個檔次,每個檔次對應享受差異化信貸政策和金融服務。”
把柴火灶改成電爐,得5分;確權生態林,得15分;種植經果林,得10分;流轉土地發展生態產業,得6分……查看任志華的賬戶檔案,積分情況一目了然。任志華抵扣250分,獲得14萬元貸款,并享受利率優惠。
“新建了5間客房,裝修了老房子。”任志華感慨,“‘梵凈生態賬戶’幫了大忙。”
“生態—金融—生態”。“梵凈生態賬戶”不只是破解經濟發展難題,更在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走進江口縣怒溪鎮駱象村的一座茶園,以前的大型柴油采茶機不見了,手持式電動采茶機成了茶農的標配。
2023年,茶園負責人鄭曉鋒抵扣了“梵凈生態賬戶”里的410分,用于享受貸款利率優惠。
“貸款900萬元,比一般項目貸款每年能省30多萬元。”嘗到了甜頭,鄭曉鋒對綠色轉型格外上心,主動開展生產設備“油改電”、有機肥替代化肥、水土流失治理等試驗,“生態積分就像指揮棒,引領我們把綠色低碳理念融入生產生活。”
截至目前,江口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累計建立“梵凈生態賬戶”檔案9606戶,授信金額4.99億元,發放貸款1986戶、4.74億元,讓利數百萬元。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不久前,江口縣“梵凈生態賬戶”應用平臺正式上線,涵蓋自然生態、文化生態、經濟生態、金融生態等更多應用場景,還針對不同主體明確了正負面清單和積分兌換規則、激勵政策。貴州梵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服務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和交易服務管理,對生態積分進行動態管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江口縣委書記曹勇說:“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我們正著手謀劃探索更多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努力讓群眾持續增收,讓梵凈山更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